防城港市社会主义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解放思想、创新求变,以“四强化”扎实推进教学培训、科研资政、自身建设等工作的改革创新,在新征程上展现新担当新作为。
一、强化共识教育,筑牢团结奋斗的思想之基
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重大方略要求纳入教学内容,作为教学培训的主题主线和中心内容,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在办学治院全过程,做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宣传阐释,让学员增强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中共中央保持高度一致。2023年,市社会主义学院举办防城港市党外领导干部专题班、防城港市统战系统师资能力提升班、防城港市宗教系统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暨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主题教育培训班、2023年基层商(协)会建设培训班等,较好地发挥统一战线人才教育培养主阵地作用。
二、强化课程开发,涵养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
自觉服务服从大统战工作格局,精心打造“海边山”特色教学品牌,增进认同教育、涵养家国情怀。结合防城港独特区位和地域资源,开发“海、边、山、民、侨”等系列特色课程,进一步丰富教学培训课程体系,打造了以海洋经济、现代化临港工业、西部陆海新通道为重点的“海系列”,以沿边开发、国门红色文化和中越友谊为重点开发“边”系列,以十万大山和红树林生态为重点开发了“山”系列,以推动京族、壮族、瑶族民族团结、共同富裕为重点开发了“民”系列,以华侨侨眷和侨乡建设为重点开发了“侨”系列等24门特色课程。通过特色课程开发,从不同视角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宣传展示边疆民族地区发展新成效、新面貌,厚植学员的家国情怀。2023年承办全区社院系统精品微课(桂南片区)评比活动,学院获评“优秀组织奖”,《强化主线意识,守好祖国“南大门” 》《十万山革命根据地海外统战工作的光辉历程与时代启示》两门课程分别获评全区社院系统精品微课评选活动二等奖、三等奖,《港城人的“团结基因”》入选广西干部网络学院课程。
三、强化科研咨政,增进同舟共济的责任意识
一是搭建平台为同心奋斗开新局,与市委统战部联合举办“汇聚统战力量,助推兴边富民”主题征文活动暨理论交流会,深化统一战线理论和实践问题研究,以理论联系实践推动兴边富民落地见效,助力兴边富民和边疆安宁,我院有3篇理论文章分别获一、二、三等奖。二是决策咨询为共谋发展立新功,围绕建设现代化临港工业城市发展定位,紧扣市委招商引资突破年、项目建设攻坚年和促进营商环境大提升专项行动“2+1”工程,坚持问题导向,强化理论创新,形成一批有价值的科研咨政成果。如选择边疆民族地区统战工作作为大兴调查研究课题,为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凝心聚力,为统战教研工作获取了详实的资料数据、生动案例、实践经验、多样的视角。10篇资政报告获市领导肯定性批示,其中3篇获得市委主要领导肯定性批示。
四、强化创先争优,激发昂扬向上的进取精神
以创建文明单位、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等为抓手,大力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积极营造民族团结进步的浓厚氛围,在建成“同心文化”长廊的基础上,重点打造“石榴园”,种植石榴树,建设民族团结主题文化连廊,丰富“石榴园”文化内涵,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室建设,为学员提供更加丰富的教学场景。新建领袖嘱托、榜样力量、思想灯塔、精神谱系、人民至上、清风廉韵、民族团结等七大主题连廊,新建忠诚、誓言、廉政等八个主题小广场,建成校园广播,营造“处处是课堂、时时受教育”的浓厚氛围。2023年成功创建自治区文明单位、获评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建设边疆民族地区共同富裕先行市民族团结先进集体。